2006年7月15日星期六

我看过的书(一)

大学看了很多书,呵呵,当然不是课本。
其中好多我认为里面有永恒的真理。或者说那种对世事的洞察的睿智让我钦佩。
有男人必看的十大电影,我认为也有那么几本必看的书。
不按重要顺序排列如下:
1,刘震云小说《一地鸡毛》,它告诉我们在当前的中国体制下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适合所有大学生看。书中主人公小林的经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在写这本书是对生活还是有认识的,他后来那本《手机》就太~~~。我推荐给小波一阿儿看,他又鄙视我。
2,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一九八四》小时候就有的对体制的怀疑,对“优越性”的疑问,对各种运动的迷惑看完这本书后就豁然开朗了。作者死于1950年,他在这两本书里却对五十年后的苏联和中国的历史有了准确的预见。在网上维基百科找到了介绍,幸亏下了下来,因为这个以“自由的百科全书”自称国际组织又被过滤掉了。有时候我就不明白,一方面“科教兴国”“建设政治文明”,另一方面对于能启迪民智的东西又屏蔽~~~
今天先就说这两本未完待续。
附录: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
《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作品,在这两篇小说中,奥威尔以敏锐的目光观察和批判以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为代表的,掩盖在社会主义名义下的极权主义;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那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的人;而小说中对极权主义政权的预言在之后的五十年中也不断地被历史所印证,这两部作品堪称世界文坛政治讽喻小说的经典之作,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界。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新话”、“双重思想”等词汇,被收入英语词典,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奥维尔主义”、“奥威尔式的”等词汇甚至成为通用词汇而广泛使用,由此可见奥威尔和他的作品在英语国家的巨大影响。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的对峙,乔治·奥威尔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和反共的代名词,因而在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封杀。《一九八四》直到1985年才有简体中文版刊行,而且标明“内部读物”只允许特定人群购买阅读。
[编辑]
生平
1903年乔治·奥威尔生于英属印度一个殖民地政府下级官员的家庭,家境并不宽裕,无力就读贵族学校,只能进入一个二流的寄宿学校圣塞浦里安学校,寄宿学校带有许多极权主义社会的特点,鞭子教育、等级制、持强凌弱、规范化、敌视智力等等,之后奥威尔依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奖学金,进入英国最著名的中学——伊顿公学,但他穷学生的背景使他备受歧视。早年的经历对他同情社会底层,呼唤平等和人性解放思想的形成和对极权主义的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伊顿公学毕业的奥威尔加入英国在缅甸的殖民警察,做为英籍警官,他享有很多特权,能够近距离观察审判、笞刑、监禁和绞死囚犯,这一阶段的经历让他细致地观察到了人性中残暴的一面;对西方地殖民主义政策产生了反思;更进一步地认识了极权主义。在缅甸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殖民主义罪恶的一面,并因此离开了殖民警察部队。

《一九八四》
离开公职的奥威尔回到英国,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流浪生活,在这四年里他辗转英国本岛和欧洲大陆,深入社会底层,先后做过酒店洗碗工、教师、书店店员和码头工人,但他的上层社会身份和在伊顿公学形成的贵族口音使他很难被底层社会真正接纳。不过这一段时期的经历仍然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整体对于个人的压力和普遍的社会不公并且最终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奥威尔自己曾经提到“贫困的生活和失败的感觉增强了我天生对权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存在”。
在经历了社会底层的生活之后,奥威尔几千名国际志愿者的一员参加了由西班牙共产党领导的共和军,支援反佛朗哥的西班牙内战几个月之后因为喉部中弹而不得不回国修养。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看到了由共产国际领导的国际纵队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清洗。接纳了奥威尔的巴塞罗那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被共产国际认定为托派组织,斯大林下令消灭马统工党,把政治警察特务、搜捕异端及清洗专家和军事指导员一起派至西班牙,在共和军中建立恐怖统治。奥威尔夫妇被目为“狂热的托派分子”,当然受到严密的监控。他的妻子爱琳的房间受到西班牙共产党的搜查,他保存的一批资料也被抄走。更为可怕的是,在共和军内部,受伤的马统工党党员仍然遭到逮捕,甚至连孩子和被截肢的人也不放过,包括奥威尔本人也在撤退到巴塞罗那之后还遭受到共和军的追杀。权力与支配无所不在,不容存在任何个人意志的斯大林式极权主义反而使奥威尔更加坚定了对社会主义,或者确切的讲民主社会主义的信念。奥威尔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西班牙内战和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间发生的事件改变了态势,此后我就知道我的立场如何。一九三六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后来,奥维尔将他在西班牙的经历写成《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揭露了共产国际一些关于西班牙内战的谎言,这也是奥维尔的成名作之一。

《动物庄园》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后,奥维尔受雇于BBC从事有关战争的报道,1944年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奥威尔写成了《动物庄园》一书,这本书成为奥威尔个人写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他的文字从单纯地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转向了捍卫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在1947年他为《动物庄园》乌克兰语版的绪言中写道:“在过去十年中,我一直确信,如果我们想使社会主义运动恢复生机,就必须得摧毁俄国神话。”
1948年奥威尔写成了他的传世名著《一九八四》。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达到顶峰的可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思想自由是一种死罪,独立自主的个人被消灭干净,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受到严密的控制,掌握权力的人们以追逐权力为终极目标并对权力顶礼膜拜。《一九八四》出版之后奥威尔在给朋友的信中曾经提到过他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我并不相信我在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必定会到来,但是,我相信某些与其相似的事情可能会发生。还相信,极权主义思想已经在每一个地方的知识分子心中扎下了根,我试图从这些极权主义思想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其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但令人遗憾的是,奥威尔笔下的寓言式的社会却不断以各种形态出现的人类的历史中,尤以红色高棉在柬埔寨的暴力统治达到顶峰。
《一九八四》耗尽了奥威尔的全部精力,在1949年该书出版后不久,1950年奥威尔因肺结核去世
1968年奥威尔的遗孀索妮亚·奥威尔与伊安·安格斯共同编辑出版了四卷本《随笔、新闻文章及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奥维尔的大量作品。
1998年彼得·戴维森编辑的《奥威尔全集》出版。
[编辑]
作品
《动物庄园》
《一九八四》
《如此快乐童年》
《通向维冈码头之路》
《缅甸岁月》
《绞刑》
《猎象记》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我为何写作》
《上来透口气》
《在巴黎和伦敦穷困潦倒的日子》
一九八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九八四中文版封面《一九八四》(1984)是英国著名作家奥威尔创作的一部小说。
在这篇作品中,奥威尔深刻分析了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极权主义社会,并且刻划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目录 [隐藏]
1 故事背景
2 梗概
3 主要人物
4 名言
5 外部链接

[编辑]
故事背景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以“社会主义”的名义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语言”-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以具有监视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编辑]
梗概
生活在大洋国社会底层的政府职员温斯顿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对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成为思想纯洁者,在改造完成后被处死。
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但遗憾的是,在此书出版之后的五十年历史中,书中描绘的恐怖社会不断以各种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尤以红色高棉在柬埔寨的社会改造为顶峰。
[编辑]
主要人物
温斯顿·史密斯:主人公,外围党员,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
奥博良:核心党员,思想警察头子
裘利亚:温斯顿的情妇,出于爱的本能对党的说教产生怀疑
老大哥:大洋国的领袖,但书中自始至终没有真正出现这个人物,他的存在始终是作为权力的符号
果施坦因:传说中革命的敌人,早年大洋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来背叛革命成为革命的敌人
[编辑]
名言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老大哥在看著你”
动物庄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动物庄园》中文版动物庄园(Animal Farm)亦译做《动物农场》、《动物农庄》,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个重要作品。本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1945年首次岀版英文版。
目录 [隐藏]
1 故事概要
2 影响与意义
3 主要人物
4 其情节与现实历史事件的对应
5 名言
7 外部链接

[编辑]
故事概要
农场里的一头猪在提出了“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理论之后死去,若干年后农场里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革命,原来的剥削者——农场主被赶走,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尝到了革命果实的甘美,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并且制定了庄园的宪法——七戒。
但不久领导革命的猪们发生了分裂,一头猪被宣布为革命的敌人,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和越来越多的特别待遇,逐渐脱离了其他动物,最终蜕变成为和人类完全一样的牲畜剥削者,动物庄园的名字也被放弃。
[编辑]
影响与意义
《动物庄园》的故事脉络与苏联的历史乃至整个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惊人的相似,在很多共产党正在或者曾经执政的国家都能看到动物庄园的类似影子。作者在书中借由对动物庄园的发展变化,对共产主义运动未来命运的预言也被1991年的苏东剧变和后来的历史所印证。但《动物庄园》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对历史的预言,这部寓言体小说以文学的语言指出了平均主义和极权主义在根本上的联系:由于掌握分配权的集团的根本利益在于维系自身的统治地位,任何平均主义社会无论形式上有着什么样的诉求,其最终结果都会与其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诉求背道而驰。值得社会主义者引以为戒。
《动物庄园》自出版以后引起很大反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还被改编,以其他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2002年11月话剧《动物庄园》在中戏小剧场上演。
[编辑]
主要人物
老麦泽(Old Major)——猪,提出了动物主义的思想,影射马克思和列宁
斯诺鲍(Snowball)——猪,动物庄园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被驱逐并宣布为革命的敌人,影射托洛斯基
拿破仑(Napoleon)——猪,动物庄园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来成为庄园的领袖,影射斯大林
鲍克斯(Boxer)——马,动物主义理念的忠实追随者,积极响应革命领袖的号召,后被拿破仑卖给宰马商,象征着相信“革命理论”的广大善良群众
本杰明(Benjamin)——驴,对拿破仑的所作所为始终抱有怀疑但明哲自保,象征有独立思想对极权主义有所怀疑但明哲保身的知识分子
无名的很多狗——拿破仑在动物庄园实施暴力统治的工具,象征极权主义国家的各种暴力机构
[编辑]
其情节与现实历史事件的对应
第一章
老麦泽向动物传道: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学说,并在各国宣传,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最早的一批共产主义者。
“四条腿好,两条腿坏”、“所有动物都是同志”: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共产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英格兰兽”及其反响:1848年,失败的欧洲工人革命/19世纪末沙俄各派社会主义者的行动。
第二章
拿破仑、斯诺鲍发展动物主义: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将其现实化/苏共的发展。
琼斯先生的困境:沙俄卷入一战无法自拔。
动物造反:无政府主义式的二月革命。
七诫的书写:十月革命/苏共(布)的建立。
第三章
收割牧草: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些勉强)。
各个委员会的成立:“苏维埃”的成立。
第四章
动物庄园声名的传播:十月革命后到20世纪20年代初西方各国对苏俄的恐惧。
“牛棚大战”:肃清白匪,反对西方(包括波兰)干涉。
第五章
改进生产工具:苏联第二、第三两个五年计划中对苏联经济结构的改造。
斯诺鲍的理想和风车计划:托洛斯基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全球革命论。
九只狗的培养:内务人民委员会/克格勃的建立。借鉴纳粹德国:盖世太保。
清洗斯诺鲍:斯大林上台后对托洛斯基/托派的封杀。
第六章
风车建设:经济建设中的重工业化/对轻工业的忽视。(注:风车象征着苏联的建设成果。)
温普尔的到来:苏联通过萧伯纳等作家传达信息与西方一定程度的和解。
猪的享乐化:(预言)苏联高层的腐化。
风车的被毁:(德国):国会大厦被烧。/苏联的经济危机。
第七章
饥荒: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对农业的损害。
鸡的造反/被逼出售鸡蛋:苏联对劳改犯的残酷折磨(苦工)。
批判斯诺鲍:清洗托派的继续。
大屠杀:斯大林的肃反运动。
“英格兰兽”的被禁:苏联/纳粹篡改社会主义学说。
第八章
篡改“七诫”:篡改社会主义学说。
梅尼缪斯的诗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煽动对斯诺鲍/人类的恐惧心理:各国常用政治手腕:通过对敌人的恐惧(xenophobia)来转移舆论注意力。
出卖木料:(英法)《慕尼黑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出卖木料被骗: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与其它庄园的关系:20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对弗雷德里克的战斗:二战中苏联的卫国战争。
猪的饮酒:苏联高层的更加腐化。
第九章
乌鸦“磨西”的归来:苏联对宗教管制的放松。
鲍克斯的受伤/被杀:战后苏联人民生活的困难。
猪狗数量的增长:苏联高层人员数目的膨胀。
第十章
猪篡改“动物主义”理论/猪变成人:(预言)苏联将放下“社会主义”的表皮,使剥削合法化。
[编辑]
名言
“四条腿好两条腿坏”
“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