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2日星期六

A visit to the exhibition《From Monet to Picasso:Masterworks from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早就计划这这次参观,但是一直没有做好准备。7月31号,早上有暴雨,原打算和我一起去的aki说不去了,以后再说,我不能再拖了,于是下午雨停后自己去了。
   坐公汽651到西直门,坐地铁到复兴门倒一号线坐到军博,出来西走不远就看到中华世纪坛了.czcabbage说我的游记像小学生,那也没办法了。yu说的东西太长,那也没办法了。
 
   世纪坛
   说实在的我不喜欢这个建筑,风格太幼稚,让人觉得不够庄严,毕竟它要作为跨越千年的纪念建筑。好在建筑利用率还不错,世纪坛主建筑内部作为环形展厅建设成了博物馆,也就是我今天的目的地世界艺术博物馆(Beijing,World Art Museum)。
  
    从门口走到博物馆前的中央水道标度着华夏人类发展的时间表,每年都记载着大事,尾端自然是“盛世“的描述。这个世纪坛的园林设计是西式的对称结构,用的是西式的大理石水泥材料,坛体却仿照天坛,不伦不类。我真是服了。不过这样也好,正好可以和它南面正对着的北京西客站媲美,北京西客站也是以“西式建筑,中式亭子顶“这种中西杂交的风格闻名的。
 

    展览

    这次展览是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因为要扩建,把它的馆藏转到世界各地作巡回展览。北京是它的First Stop,下站是东京和汉城。展览的中文名是《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




 
    先直奔主题参观了《From Monet to Picasso》,在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花的时间比较多,因为那里有梵高和高更的名作。而且还发现印象派(Impressionism)中画家Renoir的The Apple Seller 很有意思,以前没怎么听说过这幅画,这次一看,这简直是印象派人物画的教科书,光透过树枝的缝隙照到人的衣服上使衣服的色彩斑驳深浅不一,画中心的女性在田园背景的衬托下显得美丽脱俗。这种情景之美我虽然不曾见过,但是Renoir却完美地展现给我看,让我体会了那一瞬的甜腻。
     
    关于印象主义体会比较多,这次展览收获也很大,以后有时间专门说说,这次还是只记游。
   
   

    鲁恒作品展
    再下一层是世纪坛的自身展览。这个鲁恒是个全才艺术家,写字画画雕刻都有造诣。这次拍了他几张有意思的石雕。
  
 
 
        一直没有空研究他是怎么弄的,可能是找颜色质地相近的石头通过打磨雕刻上色作出来的,也算是栩栩如生了。

     新媒体展览
    在下一层是新媒体展览(THIRD BEIJING INTERNATIONAL NEW MEDIA ARTS EXHIBITION AND SYMPOSIUM),这里有很多很cool的东西。
    
    友谊井:法国蒙比利埃和四川成都在闹市区各设了一口井,井底有摄像机和显示屏,双方通过卫星信号实时交换图象声音信息。我在世纪坛的展台同时看到这两个城市的人在打招呼。在旁观者看来,这种超越空间民族语言的友谊确实有意思。
    
 
 
    Drift Bottle:作者说过去的人们以书信交流信息,过去的水手常年孤独的漂流在海上,当看到一个漂流瓶时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兴奋。现在的信息交流方式太快太直接,他通过制作现代的漂流瓶试图带给今人古代的乐趣。他编制了程序架设了设备。参观者打开漂流瓶先听到水泡声,闻到清香,然后就会听到前人的留言。等聆听完后参观者就可以对着瓶子留下自己的话,在某个时刻就会有另一个参观者来聆听。(http://newmediabeijing.org.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2)
    
    图像的重构:作者在一边设置了一个成像设备,在墙上投影了一幅画,然后在另一边设置了一个投影仪,两台仪器之间通过人类可闻的声波进行数据传输,将那幅画复现在另一面墙上。最精彩的在于作者在房间中设置了一个麦克风,参观者可以任意说话,这样参观者就能应先图象的复现了。
 
    水碗:月·滴·音·油:作者在房屋中间设置了一个大型培养皿,里面培养着各种微生物,用灯从下面穿过玻璃容器和某个放大设备找到墙上,在墙上就会显现微生物生长的实时图象,有时你就像看云彩似的能够在一瞬间找到有意义的形状。(http://newmediabeijing.org.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77)
 
 
   
    

     这次绘画展展品的价值并不是顶级的,但是已经有了各个名家的代表作。而且也让我真实感受了一下近代欧洲绘画风格的变迁,看到了各个流派的不同倾向。
 
 
 
 
 
 

 
   

 

 
 
    
 
 
 
 
 
 
 
 
 
 
 
 
 
 
 

没有评论: